我看过很多的验光师在用电脑验光的时候,都是和顾客说,来,你把下巴放在这里,然后就跑到电脑验光仪对面去“滴”“滴”“滴”按三下验光启动键,然后就把客观验光的结果打印出来了。
大家都觉得电脑验光是最简单的,就是用机器“滴滴滴”打三下而已。
其实不然。
电脑验光仪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傻瓜,精准的电脑验光数据会让你后面的验光更顺利,反而粗糙的验光数据会耗费你后面很多时间,因为你得不断的去求证验光仪打出的数据是不是有很大偏差,耗费的时间越多,顾客的眼睛反而更加的疲劳,从而又增加了验光的难度。
电脑验光图省事,后面的验光会惹事。
正确的步骤应该如下:
我们在电脑验光之前,应该先让顾客的眼睛尽量的得到放松休息,在使用电脑验光时候除了叮嘱顾客把额头贴紧,下巴完全放在托叶上面,我们一定要引导顾客如何的去看验光仪里面的视标!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们一般叮嘱顾客,请你眼睛放松,不要紧张,盯着电脑验光仪里面的气球看。而且你把路尽头的气球想象成很远很远的距离,千万要模拟自己看无限远处的感觉,一定不要盯着气球下方或者周边看,更不能看气球下方的路面。这句话太重要了!我自己模拟了两种看法,得出的眼睛度数可以相差近100度,也就是说误差有100度。
看错位置会引起近感调节,测出的度数不准
如果没有引导顾客正确的看机器里面的图标,可能会导致近视度数偏高,远视度数偏低。
你平时电脑验光会和顾客交代这些吗?
二、电脑验光测量次数过少
我看过很多的验光师,还有很多的眼镜门店,在电脑验光时候一般都是测量三次数据,然后去看平均值,其实这个误差是很大的。我们不应该看平均值,而应该找到顾客放松调节下最稳定的连续三次数值。
我们知道在进行电脑验光时候,其实就是瞬间的事情。哪怕顾客一眨眼,离验光仪的距离有变化,甚至头位的一点点偏斜都会在瞬间影响到数据的真实性。我觉得大家应该把电脑验光打三次数据改为打出三次连续误差不超过50度的数据,只要能够验打出连续三次接近的屈光数据,那么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就非常大,这种数据才具有参考意义,才能为后面的主观验光提供真实的参考。尤其是针对有散光的顾客,如果你的每次数据近视和散光大小,特别是轴位相差很大,那么这说明电脑验光过程出现了问题,导致了结果不准,需要重新测量。
我们需要的是调节放松下连续稳定的数据,而不是随便出一组数据。
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引导好顾客的头位和姿势,掌握合适的距离,给予合适的照明,告诉顾客正确的使用验光仪的方法,然后连续多打几次数据,直到出现连续三次比较接近的数据。这样我们才能让电脑验光发挥最大的价值,让验光数据更加的精准。
验光次数太少,误差的可能性加大
三、忽略红绿视标的距离换算
我们在验光时候,最后都会用红绿视标来确认此次验光是不是终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小度数最佳视力,即MPMVA。
最常用的红绿邓清
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红绿等清了,是不是就一定是验出了该患者的精准度数?其实这里面是有距离误差的。以前我们的验光距离一般是5米,那么这个误差就是0.2D,即20度的误差。如果是近视那么所测结果比实际小20度,如果是远视的话,所测结果比实际多20度。
由于现在的每个店都是寸土寸金,所以验光室的面积很多都不会太大,很多是采用虚拟投像或者液晶显示屏的视标,一般距离大多是在3米左右,那么这个误差范围就在33度,已经超过了度数的最小跨度25度了。
短距离验光+液晶显示视力表
所以建议大家在做完了红绿平衡以后,可以做一个精确的换算,让最终的结果和人眼的真实屈光度更加的接近。
如果你的验光距离是3米,那么你按照这个公式来修改最终结果:实际度数=试镜架度数 -0.33D。
如果你在做最后的红绿等清时,加-25度绿色清楚,减-25度红色清楚,那么我们以绿色清楚为终点,而不是红绿等清未终点。
四、镜眼距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我们这里指的镜眼距包括在综合验光仪上面的镜眼距,试戴架时候的镜眼距,还有最终选镜框时候的镜眼距。我们知道,镜眼距的不一样,会导致最终的有效度数不一样,尤其是对于高度数患者,我们在验光的时候要时时的检查镜眼距,最好始终保持一个标准,我自己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保持12mm的镜眼距,这也就保证了所测即所得。
我们以为近视1000度的患者举例,列举在不同镜眼距下,它的有效度数是多少:
12mm的有效度数为 -8.87(近视887度)
10mm的有效度数为 -9.12(近视912度)
所以我们看到,仅仅是因为镜眼距相差了2mm,最终的结果差距居然达到25度,可见这个细节的掌控拿捏好坏,对于高度数的验光,结果会截然不同。
不同的镜眼距,验光结果完全不一样
我们要建立从始至终统一镜眼距的习惯,这样才能保证验出来的度数就是我们要的度数,配出来的度数就是我们验的度数。
五、验光过于“认真”
可能很多人发出疑问,难道验光不应该认真的?不认真的话怎么样能得到精准的验光数据呢?
你还别说,我发现很多的新手在刚开始验光的时候,非常的认真,但是验出的结果经常都是不准的,或者说是顾客不满意的,要么就是搞顾客搞的半死,测出来的准确性还没有别人插片准确。
那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新手在验光的时候,都把课本上的验光流程背的一清二楚,每一条都牢记在心,操作的时候从雾视、红绿对比、交叉圆柱镜检查、再次红绿、MPMVA,每一步都一板一眼,但是最后操作出来的结果精准度都不高。
我认为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太“认真了”,比如在散光的轴向或者度数精调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书本上面学的要追求红绿等清,不断的询问顾客哪一面更清楚。我甚至见过来来回回调好几遍的验光师,从0度调到160,又从160退回来,反反复复如此循环,为了追求一模一样的清楚,但是这顾客的散光只有50度而已,追求一二角度的区别是没有意义的。
顾客也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满头大汗、头晕目眩,得不到片刻的“安宁”,最终诱发近感知觉调节,顾客的调节忽明忽暗,测试起来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最终的数据能有多精准,一目了然。
我们时候要牢记,我们是在给顾客验光,顾客是有脾气的,有性格的,有耐受度的,甚至有些顾客的沟通能力是有问题的,我们不能去像是对待机器一样对待顾客。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验光技能的原理吃透,不要去死背教科书,你才能知道原理,知道哪里该快,哪里该停下来休息,甚至在顾客无法给我们结果的时候,我们就根据原理换一种方法去求证。
有的理解能力不高的顾客经常都会给我们反馈错误的信息,如果你按照书本的套路去执行下一个验光环节,你只会离真实结果越来越偏离,而且十分耗时耗力,顾客也难受。但是如果你换一个方法去求证,可能很快就能得出真实结果。
顾客是人,不是机器。
更多验光技术学习,验光师考证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114黄页信息网看到的,谢谢!
【重要提醒】 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被转发超过20次,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